角膜移植(CT)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移植类型,用于恢复因角膜损伤引发的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视觉功能。全球角膜移植大数据显示:预估全球范围内有1270万人正在等待角膜移植,包括中国的200万人和印度的700万人。但是,由于供体数量严重缺乏,每70个等待者中只有1人获得角膜移植机会。因此,人工角膜也是近年来眼科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据齐鲁晚报《重磅!全国首例领扣型人工角膜临床试验成功实施》一文报道,7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例领扣型人工角膜临床试验手术在山东省眼科医院成功实施。
同时,据人民网7月22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例领扣型人工角膜临床试验手术在济南成功实施》一文报道,本次临床试验后,全国包括山东省眼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在内的六家中心还将陆续进行临床试验。在取得预期试验成果的基础上,领扣型人工角膜将有望在一年内上市供应。以下是齐鲁晚报的报道。
重磅!全国首例领扣型人工角膜临床试验成功实施
来源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如意 实习生 任静
7月15日,全国首例领扣型人工角膜临床试验手术在山东省眼科医院由院长史伟云成功实施,手术后该重度角膜盲患者会在解开纱布的一瞬间,看到一个有希望的世界。22日上午,山东省眼科医院召开领扣型人工角膜新闻发布会,史伟云表示,领扣型人工角膜是所有人工角膜中疗效最好、患者付出的成本最低、手术最简单的一款人工角膜,已列入专利保护。据悉,全国已经成功实施两例领扣型人工角膜临床试验手术。
角膜病是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眼盲会大大降低患者的平均寿命,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和情感负担。据统计,我国目前有角膜盲患者400万人,并且每年以10万人的速度在递增。目前使角膜盲患者恢复视力的主要办法是角膜移植,但我国每年人体角膜器官捐献移植数量不足5000例,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角膜盲几乎成为了“绝症”。这一医疗难题在国外同样广泛存在。因此,研发替代人体角膜的人工角膜成为国际医学界热门的课题。
在我国,虽然尚未有一款完全由人造材料合成的人工角膜上市,但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301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和山东省眼科医院的眼科专家早已组成了研究团队,对人工角膜开展了20多年的研究,从而获得丰富的研究成果。现阶段,一款根据我国病患角膜及眼表结构特点自主研发生产的领扣型人工角膜已顺利完成一系列检测与试验,并取得满意的结果。
据悉,领扣型人工角膜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眼轴长度选择不同的光焦度。领扣型人工角膜的表面光洁度、光学偏心、光谱透过率、分辨率等的物理化学及光学指标均优于美国波士顿型人工角膜,预示着我国角膜盲患者植入后能有更好的视觉体验。